当前位置: 首页 > 盟员风采
【晋盟文化名人 之四十八】苏永军:琉璃人生
发布时间 : 2024-01-17      作者 : 民盟管理员二

个人简介:苏永军,民盟盟员,出生于琉璃世家。苏永军是山西苏氏琉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担任山西省工艺美术协会陶瓷文化艺委会副主任、山西美协陶瓷艺委会顾问、太原市山头孔蓝琉璃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太原市珐华琉璃研究会秘书长、太原市民协副主席。

拥有600余年历史的苏氏琉璃兴盛于明万历年。清嘉庆年间,太原苏氏琉璃曾是北京皇宫指定的供瓦基地。苏氏琉璃是山西琉璃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山西中部由苏氏琉璃所建庙宇、门楼和戏台众多。2008年6月,“太原市山头孔蓝琉璃制品有限公司”由国务院、文化部授予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琉璃烧制技艺)”牌匾,以太原苏氏琉璃为代表的山西琉璃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太原市文化局确定苏氏琉璃基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传琉璃烧制技艺传习基地。

苏永军是苏氏琉璃的第八代传承人,在山西琉璃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研发了多项琉璃珐华文创工艺产品,琉璃书法匾,文房用品,琉璃珐华釉彩瓷板画和太原本地紫砂茶具工艺品,受到好评。

苏永军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小时候觉得琉璃的颜色非常漂亮,就经常问爷爷关于琉璃的文化,从那时起,就受到了他们的熏陶。”苏永军高中毕业后,就开始学习琉璃技艺。从2007年起,他和师傅葛原生、父亲苏富根,经过两年多的辛苦付出,上百次的试验,恢复了苏氏琉璃失传已久的孔雀蓝釉彩烧制技艺,同年建立了太原市山头孔蓝琉璃制品有限公司。经过多年努力研究,上千次的反复试验,恢复了明清时期苏氏琉璃最著名的苏三彩,“孔雀蓝、孔雀绿、孔雀紫”釉彩烧制技艺,又恢复了用太原东山矿料烧制明清时期给皇家“故宫”金黄色的琉璃釉彩烧制技艺,后又研发出一系列山西传统珐华釉彩烧制技艺。公司成立以来,苏永军负责技术指导。与阳泉市平定古陶琉璃厂合作,烧制省内外多地建筑琉璃构件。2008年10月份,首次用孔雀蓝釉彩烧制太原马庄芳林寺大殿琉璃构件。2009年6月,烧制五台山园照寺琉璃构件。2010年9月,烧制太原西吴村真武庙琉璃构件。2011年5月,烧制四川康定南无寺大殿建筑群琉璃构件。2012年以后,苏氏琉璃团队成立了苏氏琉璃传习所,后又成立了苏永军琉璃珐华工作室。多年来,苏永军大量收集元、明、清琉璃件,收集清康熙十一年吉祥楼、龙吻、玉带脊、琉璃件等80多件,其造型做工非常精细优美;收集山头村苏家琉璃珐华老件、残件,明清陶模具、石碾、石磨、石器具等100多件;收集农耕农具家用器具老物件50多件,以及现代开发的琉璃珐华工艺品80多件。苏永军建立了500多平米的苏氏琉璃展览基地,后又建造了古老烧造窑口,从篝火烧陶,新石器时期第一烧陶窑口,直焰窑、半倒焰窑,到现在的气窑电窑,用于展示陶瓷烧造文化。山西苏氏琉璃展示基地的建设,不仅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山西琉璃传统手工艺文化,还可以展示传统手工艺琉璃珐华工艺品的独特魅力。几年时间,苏永军顺应时代,成功地将煤燃料改为电和燃气,解决了琉璃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将琉璃只用于建材领域拓展到了文创领域,以琉璃艺术制作的书法匾额,由平面的纸字改变成立体感的形象,无论行书、草书、楷书、隶书,把书法家的书法作品原汁原味的用琉璃体现出来,保留字迹的精气神,镶嵌在高档木板材上。琉璃珐华匾镶嵌艺术是山西琉璃的一个新亮点,在2015年9月15日在太原市第二届山西文化博览会获得银奖。随后,各种琉璃文房用品和摆件相继试制成功,苏氏琉璃实现了产品的转型升级。苏永军凭借多年经验积累,继承和挖掘传统琉璃珐华制作技艺。尤其是发挥苏氏琉璃珐华彩的优势,开发生产各类型的高端珐华工艺品,如大型琉璃珐华龙壁、狮子、大象、麒麟、吻兽等,销往省内外各地,受到用户好评。

2020年3月,苏永军选用太原市东山当地紫砂矿料,红砂、朱砂、黑砂研发出一系列北方特色的茶具工艺品,此项研发为太原市陶艺发展填补了一项空白。2020年5月,为山西省玻璃陶瓷研究所制作琉璃龙壁。闲暇之时,苏永军常常凝视自己的作品,陷入沉思。泥土之所以涅槃重生,是因为在烈火烧淬之下成为琉璃。而对于琉璃技艺来说,要想穿越岁月,同样需要经受风雨洗礼焕发更多的光彩。